剧情介绍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评论:

  • 次天华 5小时前 :

    陪伴了无数日夜,带来了无数开心的卡斯,真好呀

  • 考曼凝 4小时前 :

    虽然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但情怀这东西就是那么感性。看到六人团聚实在太美好了。

  • 闫思菱 9小时前 :

    莫妮卡:「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聚会,以后不会再聚了。」

  • 泽禧 2小时前 :

    如果只能推荐孩子们一部美剧,那么就只能是老友记了。虽然有那么多其它优秀的,但有些东西无可替代。

  • 糜天蓝 3小时前 :

    必须满分,这个重聚的细节太好了,所有环节都无比动人,不管是问答、重读剧本还是ross rachel当年那个假戏真做的吻,只要你看过剧都无法不为之动容。最重要的是,经过了这个独特的十年,六个演员早已和角色合一,戏里戏外都变成了一家人,那份默契与羁绊是最美妙,最无可替代的

  • 萨初瑶 7小时前 :

    我不相信他们有火花的就只有瑞秋和罗斯,我不相信!我不信!!! 希望他们永远健康。 纽约永远有那六个帅气靓丽的年轻人,他们永远那么调皮,永远那么嬉闹,永远那么年轻。

  • 荆俊德 4小时前 :

    莫妮卡微微有些发福,菲比似乎真实性格比较沉默也比较知性,几个男性也就罗斯还好,其他两位在发福的路上一去不复回了……

  • 栋帝 1小时前 :

    这个重聚我不知道看哭了多少次 但其实正片我都还有两季一直没看 ……

  • 骑向薇 7小时前 :

    when good things end, it's sad but it's life

  • 甘雅美 4小时前 :

    几个人出来后谨慎的问好到互相的调侃,差点泪目了……

  • 树栋 9小时前 :

    算是圆梦之作吧,此生怕是六人最后的重聚了,人生匆匆啊,他们老了,我们这一代长大了,再回首呢,老的是我们吧

  • 骞龙 3小时前 :

    采访和幕后花絮,流媒体时代下的娱乐爆款,但你不得不承认情怀这东西很有用。塞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人,又尬又占时长,还是喜欢他们六个聚在一起,欢笑流泪。

  • 洲心 6小时前 :

    这是在致敬《哆啦A梦》剧场版吗?尤其是开篇风间大喊了一句“しんのすけ”,像极了每次《哆啦A梦》剧场版大雄大叫一声“哆啦A梦”。

  • 狂景明 3小时前 :

    这也太好哭了,大伙儿都是中年人了但 Phoebe 真是一点都变。虽然我昨天还在看老友记,只要从 S10 18Ep to S1 1Ep 老友记就永不完结 🥲

  • 竺高义 9小时前 :

    刚刷完十季,紧接着就看了这集,最触动的一幕是看到 Geller夫妇。在 Emma 一岁生日的时候,每个人都要给她录一段视频,作为她 18 岁生日的礼物。老 Gellers说, 你的 18 岁生日还很遥远,要 17 年以后,那时候你爸爸已经 52 岁了,而我们……然后相对无语,如今刚好 17 年过去,Emma 已经成年了,而她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还在,都还爱,真好。这不仅仅是一部剧,一份工作,甚至一份友情,而是David所说的一生中最好的十年啊。

  • 梅玉 5小时前 :

    这样的安排挺好的,没有再继续剧中的故事,而更多以花絮的内容呈现给大家。6个人一起,坐在十几年前的布景场地,一起聊着过去的事情,有的时候似乎也成了剧外的我们,发生了共鸣。还有比这个更令人触动的吗?

  • 滑高谊 4小时前 :

    竟然只有一集…不拍续集是正确的,朋友总要散场,没有必要为了见而见,彼此都在心中

  • 松逸雅 0小时前 :

    经过艰难的谈判和协商.....emm.....anyway忽略这几个字眼 reunion还是很让人泪目和惊喜的

  • 谷安 7小时前 :

    Life doesn’t reward everyone with friends that turn into family.

  • 琬柏 0小时前 :

    阿呆恋爱了,能勇敢说出“我喜欢你”,真好。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